宝宝冬季穿衣技巧大揭秘
有一种冷叫家长觉得你冷,随着秋冬季天气逐渐转凉,加之最近流感多发,不少家长们纷纷施展“俄罗斯套娃”、“裹粽子”式穿衣大法,那么这样的穿衣方式正确吗?
答案肯定是错误的!!!,首先穿衣过多不仅会让宝宝行动不便,甚至更容易因出汗导致感冒。最严重的后果就是“捂热综合征”。衣物过多,娃娃身体产生的热能无法散发,长久的高温会导致宝宝高热惊厥、脱水、昏迷甚至休克。所以宝宝在高热时我们要注意散热,而不是越捂越多。
宝宝穿衣求支招,请仔细听我们来讲讲!!!
1如何判断娃娃冷不冷
家长们不要再用摸娃娃手脚来判断冷暖了!这是因为娃娃手脚属于肢体末端,这里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善,不能准确来判断娃娃身体的真实温度,更多证据证明摸娃娃的颈背部(摸衣服覆盖的后颈)更为合理。
2穿衣技巧要遵循“三暖二凉”原则
暖肚子:肚子是敏感部位易受凉引起肠胃不适,要穿上肚兜或包屁衣,确保腹部温暖。
暖后背:后背保暖可提高娃娃抵抗力,避免受凉。要选择保暖且透气的衣物,避免后颈部有空隙,出汗后及时擦干并更换干爽内衣。
暖小脚:俗话说“脚从寒起”,冬天要穿上厚实棉袜和保暖鞋子,尤其是外出时,可将连体衣束在袜子里,同时可将袜子反穿(避免线头缠绕脚趾)。
头凉:室内无需带帽子,这是因为娃娃新陈代谢快,头部易发热、出汗等,但外出时可选择轻便、透气的帽子。
胸部凉:衣服臃肿会限制娃娃呼吸和心肺功能。衣服应宽松舒适。
3推荐穿衣法-“洋葱穿衣法”和“26℃”穿衣法
洋葱穿衣法:顾名思义就是模仿洋葱的结构,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温度的变化,从内到外,从厚到薄的层层穿搭以便于根据需要增减衣物。
内层:选择透气、易排汗的纯棉的秋衣秋裤,不易过敏,保持皮肤干爽,小婴儿首选和尚服、蝴蝶衣。
中层:保暖层,如羊毛、薄羽绒马甲等,注意不要过厚或过紧,影响宝宝活动和呼吸功能
外层:防风的外套,如冲锋衣,防水的棉服或羽绒服、加绒的棉裤等。小婴儿首选连体衣。
26℃穿衣法则:是基于人体最舒适的温度,通过衣服的温度搭配来达到这一目标,简单来说就是:当天气温+衣服温度≈26℃。
最近绵竹天气多在0℃-10℃,我们可随天气穿着保暖内衣+厚毛衣/羊绒衫+厚羽绒服/厚棉服,天冷中间层再加一件马甲即可。
总之宝宝穿衣应选择健康、舒适、安全的衣物材质,遵循“三暖二凉原则”。再根据宝宝自身体质、年龄阶段和天气实际情况科学来添减衣物,适合自己的宝宝才是最好的!
声明:本文仅作科普,不能作诊疗建议,如遇疾病,请到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