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8年(1919年)
仁泽医院创始人路景荣(英国人,毕业于爱丁堡大学,外科医学博士)组织天主教徒、社会名流捐款购买了庆云下南街(现人民医院地址),修建仁泽医院。民国11年,初具规模,开始接收住院病人;民国17年,全院基本竣工,建筑面积为2989平方米,有两个病房,设置病床40张。
民国25年(1936年)
医院设备逐渐充实,人员增加,每年住院人数达1100人,外科用全身麻醉能做截肢、阑尾、疝气修补、骨内固定、妇科、扁桃切除等手术。相邻的德阳、什邡、安县、北川等地的群众颇多来此就医。同年病床增至112张。
1951年
“仁泽”医院和县卫生院两院合并为绵竹县卫生院。1953年9月,改名为“绵竹县人民医院” 此期,医院建筑面积2989平方米,全院工作人员50余人,门诊日均200至300余人次,住院人数达1683人次。
1968年12月
人民医院、血吸虫防治所、卫生防疫站、妇幼保健站合并,称“绵竹县人民卫生防治院”,成立革命委员会,领导院务工作。1973年9月5日,撤销卫生防治院,恢复合并前的建制,医院仍名“绵竹县人民医院”。
1974年
由绵阳地区卫生局、四川医学院(现四川大学)拨款,加上医院自筹资金,修建医院内、外科病房2幢,建筑面积共计2800平方米,于1976年竣工投入使用。年出院病人4400余人次,门诊15万余人次。同年床位增至230张。
1991年
投资157万余元建成门诊楼并投入使用,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,共四层。年出院病人8620人次,门诊28.6万人次。同年开放床位386张。
1998年
修建新住院部大楼,建筑面积达18518平方米。
9月与绵竹市血吸虫病防治所进行资产重组,原血防所在职职工89人及退休员工101人并入我院,职工增加至516人,由血防科承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,同年医院编制床位370张,实际开放床位460张。2001年5月,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。
2008年
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使医院受损惨重,院本部完全丧失医疗功能和救治条件,7月8日,医院整体迁入江苏援建的4万余平方米的板房医院,全面恢复了医疗功能,增设了ICU,建立了康复科。2010年5月,完成灾后重建,加固了住院部大楼,续建了共十二层的门诊综合楼,新建了辅助楼,全院整体迁回院本部,并确立了“实现信息化 医院创三乙 再上新台阶”的医院发展目标。
2014年5月
医院成功创建为国家“三级乙等医院”综合医院,顺利完成了医院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。日均住院病人650余人,日门诊量2000余人次。职工800余人,医院编制床位增至500张,实际开放床位600张。
2017年10月
绵竹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化办医合作正式启动,医院挂牌为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”。12月,医院顺利通过“三级乙等医院”现场复核。日均住院病人800余人,日门诊量2000余人次,职工1040余人。